一、智能制冷控制系統的關鍵技術解析
1、多模態智能控制算法
智能制冷控制系統的核心在于算法的優化與創新。采用的前饋PID與無模型自建樹算法結合的控制策略,通過主從雙回路設計,提升了系統對滯后環節的響應能力。例如,在新能源電池測試設備中,通過三點采樣實時調整控制參數,實現了高精度控溫。同時,模糊PID自適應控制器能夠根據實時工況動態調整比例、積分、微分參數,解決了傳統PID在寬溫域場景下的參數固化問題。
2、全密閉循環與換熱技術
全密閉循環系統是智能制冷的重要技術突破。區別于傳統的系統,SUNDI系列通過膨脹容器與循環回路的絕熱設計,使導熱介質在高溫下無油霧揮發、低溫下不吸收水分,導熱液使用周期延長。
3、變頻與多流道控制
以KRY系列為例,變頻壓縮機結合電子膨脹閥控制,在部分負載工況下可提升使用效率。多流道單獨控溫技術則實現了一臺主機對多組反應裝置的控制,如一拖六系統中每組流道可單獨調節流量和壓力,滿足新能源電池多模組同步測試的差異化需求。
4、智能控制系統通過集成RS485、通信協議及以太網接口,實現了設備與上位機的實時數據交互。制冷控制系統配備7寸彩色觸摸屏,可實時顯示壓力、溫度曲線,并支持EXCEL數據導出和歷史數據追溯。物聯網平臺的應用進一步實現了遠程運維管理。
二、智能制冷控制系統的發展趨勢
在半導體、新能源等領域,對控溫精度和溫度范圍提出了更高要求。UNDI系列通過單壓縮機多級復疊技術,實現了超寬溫域控制,精度高,滿足芯片測試中較低溫環境需求。而在新能源電池測試領域,直冷直熱技術取消二次換熱環節,直接通過制冷劑與電池接觸,控溫精度提升,換熱效率提高。
工業互聯網技術推動制冷系統向協同運維演進。在醫藥化工場景中,系統與工廠DCS系統無縫對接,實時同步反應釜溫度數據,支持工藝參數的動態調整。
智能制冷控制系統憑借多模態算法、全密閉循環、變頻控制及智能監控等關鍵技術,實現了精度、效率與可靠性的提升。未來,隨著智能化、寬溫域及工業互聯技術的發展,其將在制造、新能源等領域持續發展。